湖北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轻工大学是一本吗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10-31 08:00:53人气:
武汉轻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业人才的学校,由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会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被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大学评为一批优秀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创办于1951年,来自武汉市会计中等技术学校,原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武汉粮食工业学院,1993年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9年、 更名为武汉工业学院2000年和2003年,原武汉交通卫生学校与原湖北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相继整体合并; 2013年,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拥有常绿和金银湖两个校区,占地1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8亿元,馆藏纸质文献177万余册,数据库53种,电子图书187万余册; 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职教师1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50多人,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职教师总数的90%。 全日制在校本科年级,研究生20000多人; 设17个教学院(部),开设70个(本科 )专业; 1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3个,2级学科硕士学位点7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6个。
师资培训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过硬、知识基础深厚、爱心洋溢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1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50多人。 师资队伍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万人才项目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优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00多位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名师学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名青年、国家高级外专、湖北“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等80多位高级人才为特聘教授。
学科建设学校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办学”战略。 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健康”领域,形成了以工程为主体、农学与管理学为两翼、工、农、管、理、文、经、医、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现有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 共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7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1个大类( 16个领域),其中“国内一流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农业科学”列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 学校被列为2019年度湖北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建设教学实验室(中心) 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一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 最近三次省级教育成果评选共获得优秀教育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8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点:翻译、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包装工程、水产养殖学、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点:环境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
学校荣誉学校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党风引领教育风,以教风促进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党委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的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示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中、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数十项荣誉。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5月,学校共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7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
研究成果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全国食品、畜牧饲料水产行业重要的研发基地,特色优势明显。 近年来,承担各类立式科研项目15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60多项; 出版著作、教材850余部;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 授权专利15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70余项。 学校瞄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湖北食品支柱产业改造升级等战略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和科研优势,作为行业科技“孵化器”和企业发展“助推器”,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粮油食品饲料胸罩为行业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单位”、“首批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大学”。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超过151.4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55种,涵盖期刊、图书、学位论文、音视频、图片、报告、标准、年鉴、教程等多种文献资源,其中当地电子书69.15万册,远程电子书100万册学位论文640万篇。 [20]
学术杂志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等为主要刊载内容,涵盖食品、生物、化工、机械、电气、计算机、交通、建筑与土木工程、营养与安全、数学、物理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是设有高等教育研究与综述等栏目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杂志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评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台湾)数据库的收录期刊。
交流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加、英、德、法、意、澳、俄、智、日、韩、印等十多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世界知名科学家主办武汉论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施国际学生学历教育工程,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打造好“留学轻工大”品牌。 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湖北专升本的武汉轻工大学专升本报考数据2020年-2022年(一、2022年武汉轻工大学专升本专业及新闻记录情况二、2021-2020年武汉轻工大学: 020
通过3年来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专升本招生的数据比较,鑫睿老师总结表现出以下特点:
1、招生专业变化: 2020年22个专业参与:从招生,2021年减少到17 :其中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大专业专升本招生到2021年,比2021年减少10个专业,土木工程、康复、护理学、营销、视觉传达与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设计
2、招生人次变化:由于2020年专升本大规模扩大特殊政策,武轻当年总招生人次为861人,2021年减少到598人,2022年大幅减少到154人。 各专业招生人的人数每年都在减少,专业数量也大幅削减。 由此推测,明年该校招生人,专业数量很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竞争上岸人的难度会更大。
3、录取率变化: 2020年武汉轻工大学湖北专升本5专业综合录取率为35.34%,2021年略降至34.59%,2022年降至最低的21.12%
总之,湖北专升本公立大学录取率一直很低,尤其是像武汉轻工大学这样的湖北省会一本大学竞争往往最激烈,所以报考武汉轻工大学湖北专升本考试的学生一开始另外,为了不出现学校当时没有招募的“招生”的情况,及时关注官方“招生”的最新信息。 感兴趣的同学想了解更多咨询欢迎致电鑫睿公众号!
以上是职考小小整理的湖北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轻工大学的座机区号全部内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